推进检查检验结果的互通共享,涉及面广,虽然便利老百姓看病就医,但医院收入可能下降,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不高。浙江省在实际推进中该如何平衡这方面的问题呢?
重复检查检验确实一直以来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浙江目前已经实现了全省域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共享,较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在刚刚推进这项工作时,浙江卫健委也碰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技术问题,医疗机构之间系统不联、数据不通,无法互认共享。
二是机制方面的问题,互认以后,医院的收入会下降,医院和医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三是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各个医院的检查检验项目编码、标准、质控水平不一,相互之间不敢认。
为此,浙江卫健委针对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不能认、不愿认、不敢认,积极采取了几方面措施。
第一,贯通信息,破解不能认。
浙江卫健委统一规划设计建设了省市二级的医学检查检验互认共享平台,打破了信息壁垒和医院之间的围墙,推动数据互联互通,从技术上实现了检查检验结果跨医院、跨层级、跨区域的智能检索、即时调阅互认共享。
第二,完善政策,破解不愿认。
浙江卫健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激励政策,针对互认导致的医院收入减少,采取了医保区域预算总额和单个医疗机构预算总额均不做调减的办法,来消除医院的顾虑。同时,通过疾病诊断分组等打包支付方式改革,来促进医院和医务人员主动控制不合理的检查检验。
第三,统一规则,破解不敢认。
检查检验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是结果互认的重要基础。浙江卫健委通过制定统一的互认项目目录、项目编码和质控标准,来提升区域检查检验的同质化水平,解决了不敢认的问题。同时,浙江卫健委也发挥县域医共体的作用,建成了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病理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区域互认,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能力。
应该说,这项工作实施两年来,全省共有436项检查检验项目实现了互认,占到高频检查检验项目的90%以上,基本覆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基层的医疗机构。目前累计互认数量超过3000万项次,浙江卫健委也统计了一下,直接节约医疗费用超过了11亿元。
下一步,浙江卫健委会更深入地推进这项工作,更好地促进群众看病省时省钱、医生诊疗更加规范合理、医疗资源高效利用、医患关系互信和谐。